去年,倫敦的時裝策展人 Gemma A. Williams 曾出版過一本討論中國本土設計師的書 Fashion China。在那本書里,共記錄了 41 位中國原創(chuàng)時裝設計師,討論了他們在何處接受教育、在何處設立工作室,以及在何處拓展市場??梢哉f,這本書是一個局外人對現(xiàn)在中國時裝產(chǎn)業(yè)的思考和拷問。
這次,上海時裝周,Gemma A. Williams 又來“考察”了。昨天,《好奇心日報》采訪了她,和她聊了聊這次上海時裝周的新面貌,以及,她觀察到的中國本土設計師可能會遇到的一些問題。
我們摘取了部分談話,重點如下。
1.“這一次看到的品牌數(shù)是去年時裝周的三倍”
“本季有很多新設計師涌現(xiàn),像爆炸了一樣,是之前的三倍,所以繼續(xù)研究他們很有趣。你知道,以前的設計師都在英國學習時尚,留在英國,在那里工作,或者做生意。但現(xiàn)在這些年輕的設計師都學成歸國,支撐他們的社會系統(tǒng)也在發(fā)生變化??纯催@一屆上海時裝周做靜態(tài)展的 laberhood ,就是一種展現(xiàn)方式,還有 MODE(Showroom 聚集地) ,也是一個很有趣的地方。從 T 臺、靜態(tài)展,這些新的設計有了更多展示自己的方式。”
2.“中國市場很鼓舞人心,設計師可以有不同的平臺嘗試市場”
“看一看這些設計師五年之后會變成什么樣子會很有趣。上海時裝周也意識到對于新設計師不只需要一個季的支持,這個時間可能是 4 — 5 年,因此需要有一個長期的支持體系?!?/p>
“不過,這也和個人原因相關。有時候設計師突然覺得自己不想做時尚設計師,或者想嘗試市場,這也是在中國市場很鼓舞人心的地方。你可以嘗試市場,而且是在不同的平臺。"
3.棟梁的這些設計師都很年輕,對于靜態(tài)展這種形式,他們是否真的做好了準備。
“棟梁對它所做的事情很有熱情,它的確是在做品牌,也很有品位。這一次上海時裝周合作靜態(tài)展的 Laberhood 很酷,時裝周給足了棟梁空間。對這樣一個年輕的公司,之前從來沒有發(fā)生過。但其中的一個問題是,棟梁的這些設計師都太年輕,對于靜態(tài)展這種形式,他們是否真的做好了準備。 Laberhood 更有趣,更像一種試驗。不過,很明顯棟梁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所以它給找來 Laberhood 找對了設計師,不是所有年輕的設計師都可以這么做?!?/p>
4.在歐洲,更鼓勵初出茅廬的設計師去大品牌先學習一段時間
“在歐洲,更鼓勵新的設計師往往去大的品牌。這兩種方式都可以。不過,我仍然認為中國的新興設計師應該和大的品牌合作,至少 3 到 4 年,然后再決定可以做什么,比如成立自己的品牌。”
“在中國有些設計師可能沒有經(jīng)過正規(guī)的設計訓練,也沒有和很多大品牌合作的經(jīng)歷。這樣有好處也有壞處。有些設計師有自己的資源,就會問為什么要和其他品牌合作,把資源其他人用,更愿意自己成立品牌。這當然是一種思考方式,也是接觸時尚的一種方式。特別是在早期就獲得關注的設計師和品牌,他們會認為這種模式行之有效。而且對于一些品牌來說,他們至少在短期上有資金支持,所以這種模式也是可以的?!?/p>
“這就像是中國的年輕企業(yè)家具有創(chuàng)新精神,想要這么做,而且有些人也做到了。所以就算是有人質疑這種模式,但還是有人成功了。這也側面反應了中國市場的發(fā)展速度?!?/p>
5.“聯(lián)名系列可以幫助中國本土設計師搞清楚時尚產(chǎn)業(yè)如何制造夢想”
“C.J. Yao 和 KFC 的合作。吉承、韓璐璐、Cindy Soong 和 Makin Ma 四個品牌和迪士尼有合作。我覺得很重要,是推廣品牌的一種新方式?!?/p>
“看看百事可樂這樣的公司,它就是擅長做品牌。和這樣的公司合作可以幫助設計師獲得一些新的想法,比如到底什么是做品牌,如何去制造‘夢想’。你知道對于時尚來說就是‘制造夢想’,而不僅僅是做衣服,很多中國設計師并不明白這一點。而這些合作可以給他們展示你可以有不同的方式來做品牌,而且你要明白,最終這一切都是在做市場?!?/p>
6.“如果你在紐約,你是從 Ebay 起家,你不可能有自己的實體店鋪”
“4 月 12 日,Ms Min 要在上海開店,鄰居就是 Miumiu 、Christian Louboutin 。她的品牌就是這么做起來的,進了買手店,現(xiàn)在開了第一家實體店,這是中國獨特的模式。這很不可思議,也很有趣,這也正是我喜歡中國的地方??赡苤挥兄袊说慕邮芏炔庞羞@么大,接受一切可能性。如果你在紐約,你從 Ebay 起家,人們理解你的品牌會完全不一樣,也不會像 Ms Min 一樣有自己的店鋪?!?/p>
7.“什么是中國風格,如何定義中國時尚很重要。找國際最頂尖的造型師和攝影師來合作并不是更佳選擇?!?/p>
“我個人不太認同請國際最著名的造型師、攝影師來上海時裝周。我知道很多人會說,要和國際接軌,學習更多,從某種程度上這也的確很重要。在歐洲一樣,最成功的攝影師不愿意和初出茅廬的設計師合作的,除非你有什么平臺來促進?!?/p>
“中國時尚應該自己定義,你要搞清楚,什么才是中國風格。比如我也有問過愛爾蘭的設計師,對于什么是愛爾蘭時尚他們也很困惑。再比如說日本,他們也不想讓德國造型師告訴他們德國的時尚風格是什么。關鍵問題是,人們想要把中國放到一個固定的模式,可是中國可能完全不在常規(guī)的范圍以內(nèi),這里沒有固定的發(fā)展模式,過個 5 年到 10 年, 你可能會知道。
本文轉載自百度新聞,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小編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