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市場的停滯讓好不容易挺過疫情的美妝行業(yè)再度陷入不確定性中。
據時尚商業(yè)快訊,在截至3月31日的三個月內,雅詩蘭黛集團銷售額同比增長10%至42.5億美元,不及市場預期的43.1億美元,凈利潤錄得5.6億美元,較上一年的4.6億上漲近22%。
今年前九個月,雅詩蘭黛集團收入同比大漲15%至141.8億美元,凈利潤為23.4億美元,較上一年增長26.4%。
按部門分,第三財季雅詩蘭黛集團護膚品銷售額增長6%至23.95億美元,營業(yè)利潤則大跌17%至6.67億美元,化妝品業(yè)務增長9%至11.14億美元,營業(yè)利潤錄得700萬美元,較上一年的虧損7200萬美元有所好轉,香水大漲28%至5.79億美元,營業(yè)利潤猛漲逾1倍至1.05億美元,護發(fā)產品增長15%至1.47億美元,營業(yè)虧損錄得1800萬美元。
按地區(qū)分,美洲的銷售額大漲15%至10.53億美元,營業(yè)利潤大漲逾100%至4.08億美元,歐洲、中東和非洲的銷售額增長17%至19.9億美元,營業(yè)利潤大跌22%至2.81億美元,中國所在的亞太市場則下跌4%至12.03億美元,營業(yè)利潤也錄得71%的跌幅至7200萬美元。
雅詩蘭黛集團總裁兼首席執(zhí)行官Fabrizio Freda表示,隨著人們重返辦公室上班、參加派對和在餐廳用餐,消費者再次購買化妝品和香水,報告期內M.A.C、雅詩蘭黛和倩碧等品牌的彩妝均實現雙位數增長,La Mer則是表現更好的高端護膚品牌,Le Labo、KILIAN PARIS和Bumble and bumble也實現了超額增長,進一步印證了市場需求的強勁。
雅詩蘭黛集團首席財務官Tracey Travis則指出,自3月底以來,集團位于上海的配送中心處于停工狀態(tài),無法運送任何訂單,物流受到嚴重干擾,最快可能要到5月中旬才能緩解。
他還透露,中國所在的亞太市場是雅詩蘭黛集團最主要的市場之一,盡管消費者在線需求依然強勁,集團第一季度在中國的線上業(yè)務錄得25%的增長,但被線下實體店客流量因疫情相關限制舉措驟減導致的下滑所抵消,中國市場有機收入錄得中個位數的跌幅。
在此之前,雅詩蘭黛集團還喊停了俄羅斯和烏克蘭的業(yè)務,關閉俄羅斯的門店、百貨公司直營柜臺和電商網站,并暫停在俄羅斯的所有工業(yè)和媒體投資。
受中國業(yè)務停滯和集團退出俄羅斯等市場影響,雅詩蘭黛集團預計當前財年全年銷售額增幅將收窄到7%至9%,低于之前預測的13%至16%的增長,今年7月和8月還將再次上調產品售價以應對通脹。
據行業(yè)報告顯示,受烏克蘭能源危機及中國疫情封鎖影響,歐洲化妝品及香水制造商面臨紙張、玻璃等包裝材料以及精油、酒精等原材料短缺問題,化妝品行業(yè)制造成本或將上漲25%至30%,歐萊雅、雅詩蘭黛代工廠瑩特麗已主動調高了產品價格。
無獨有偶,全球更大美妝集團歐萊雅同樣處于逆風之中,在此前發(fā)布的第一季度業(yè)績報告中指出旗下品牌在中國的電商渠道正面臨挑戰(zhàn),以阿里巴巴旗下的天貓為首的電商平臺流量增速出現放緩,不過京東、抖音等電商渠道的快速增長在一定程度抵消了上述電商平臺的帶來的損失。數據顯示,歐萊雅中國電商渠道的占比高達55%。
或許為更好地把握新的增長機遇,雅詩蘭黛正在加速布局元宇宙。雅詩蘭黛于3月底宣布成為首屆Metaverse時裝周的獨家合作伙伴,推出首款NFT產品,用戶在Decentraland中搜索關鍵詞就可獲得,使用后他們在虛擬世界中的虛擬形象會容光煥發(fā)。在此之前,巴黎歐萊雅、倩碧、紀梵希美妝和Gucci等品牌也已進入元宇宙。
2月初,雅詩蘭黛還與英國天然美容品牌Haeckels達成協(xié)議,收購了后者少數股權,但未透露金額等具體細節(jié)。Haeckels由Dom Bridges于2012年創(chuàng)立,主打天然成分、開創(chuàng)性的設計和高品質的工藝的護膚品。該品牌表示,雅詩蘭黛的入股意義重大,將推動品牌更好地圍繞海岸再生和可持續(xù)性理念進行更好地擴展。
整體而言,雅詩蘭黛集團面對全球經濟不確定性下消費意愿或將受挫的市場感到擔憂,但也強調集團目前沒有在全球任何市場看到消費者行為改變或銷售下滑的信號。
截至周二收盤,雅詩蘭黛集團股價下跌5.8%,創(chuàng)一年來新低,市值約為880億美元。
本文轉載自環(huán)球網,如有侵權請聯系小編刪除!